139-7114-4400

学校文化建设应有"根"

文章出处:展艺文化

作者:小展

关键词:校园文化建设落地

阅读量:

发表时间:2021-11-23

导读

导致学校文化“走马灯”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文化没有“根”。没有根就没有生命力,谈不上传承,更谈不上发展。一所学校的文化有“根”是指有客观依据,不是“拍脑袋”产生的,不是缺乏基础的“空中楼阁”,而是与学校所处的地理、历史等因素有内在的联系,或者与师生活动有…

某校十多年来,先后更换过四位校长。学校也就先后“打造”过A文化、B文化、C文化、D文化....与此相应的办学理念、办学愿景、一训三风,乃至学校的环境文化,都不时作相应的调整。应当说,几位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求“新”求“变”精神可嘉。但是,这种一任校长一茬文化的走马灯现象,很多师生并不认同。


导致学校文化“走马灯”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文化没有“根”。没有根就没有生命力,谈不上传承,更谈不上发展。


一所学校的文化有“根”是指有客观依据,不是“拍脑袋”产生的,不是缺乏基础的“空中楼阁”,而是与学校所处的地理、历史等因素有内在的联系,或者与师生活动有内在且持久的联系。


案例一,黄石市西塞山因唐代诗人张志和的《鱼歌子》而得名。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园柳水鳜鱼肥,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。宋代苏轼,黄庭坚等都在自己的诗句中引用了“西塞山前白鹭飞”这一名句。这表明,他们都非常认同“白鹭飞”诗句的意境与审美价值。在他们眼里,西塞山与白鹭之间,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“白鹭文化”在这里家喻户晓,街头有“白鹭飞”的超市、小吃店,有名为“白鹭”的演艺单位,有白鹭路,白鹭社区等。白鹭意境成为西塞山最亮丽、最优神韵的一个文化“标识”,成为西塞山的代名词。因此,西塞山第二幼儿园就以“白鹭文化”为主题,打造具有白鹭文化特色的幼儿园文化。那么这所幼儿园的文化,就有“根”。


1637639210(1).jpg


案例二,荆门东宝区因为有隋代修建的东山宝塔而得名。东山宝塔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巍然屹立。荆门市地处古代楚国腹地,东山宝塔无疑是“楚匠”的后代修建的。春秋时著名工匠公输般,曾为楚国制造工程云梯。后应以“楚匠”称“百工”、能工巧匠。白居易《偶于维杨牛相公处觅得筝》诗:“楚匠绕巧思,秦筝多好音”。无数独具匠心的楚国“百工”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工艺技术文明。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、绚丽精美的丝织刺绣、巧夺天工的木竹漆器等,是楚匠高深技艺的代表性成就。 在当时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“楚匠文化”的核心内涵是追求卓越,开放包容,敢为人先,一丝不苟,精益求精。楚匠精神倡导“道技合一”。楚匠精神被誉为是“中国工匠精神之根”。因此,荆门市东宝区职教中心决定以“楚匠文化”为主题,构建该校文化框架。该校的“楚匠文化”就

有“根”。


bf38ea879a54f583161f6b9c199a88f0_10-191210103005K5.jpg


为什么一所学校的文化应有“根”?

一是可以避免文化设计中的唯心主义“拍脑袋”现象,减少盲目性;

二是可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,起到共识,凝聚人心的作用;

三是可以使学校文化有深厚底蕴作为基础,形成根深叶茂的文化生态;

四是可以减少学校文化的“同质化”,体现一校一品的要求,打造学校品牌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。


如何使学校文化有该“根”?

一是在构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,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,充分发挥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题作用;

二是要对学校区域文化、区域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,寻找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且底蕴深厚的文化基因;

三是要重视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,专业人做专业事,提高文化建设的品位。